![]() |
標題:新北市113學年學校藝術深耕教學計畫-新北市立漳和國民中學--漳和偶戲.弄乾坤
內文: 課程執行:7年級上、下學期7個班每班5節,8年級上、下學期各8節課 漳和國中重視學生藝術文化教育,為提升學生藝術涵養,積極爭取學習資源與機會,期望學生在多元學習之下達到適性揚才之願景,因此規劃自111學年度起,藉由台灣傳統藝術文化—台灣布袋戲的一系列課程規劃,將台灣本土文化深耕於校園內,更在學生學習的戲碼內融入學校當地景點歷史,如:枋寮老街、廟美街、開漳聖王廟等,希望喚起學生對當地環境的興趣與探索,更期望學生透過課程能夠同心協力完成一場布袋戲演出,體會團隊合作精神的重要性以及互相幫忙的美德。本次計畫三年為一期,針對七年級學生進行專業培訓,從專業知識課程進展至實際操作,再透過學生的學習狀況進行前後場分組,並展開重點培訓,再每一學年度結束前舉行成果發表會,給予學生展現自我的舞台,並向全校師生看見自己努力的成果。 (一)使學生透過對傳統布袋戲的認識,學習如何「欣賞」傳統藝術文化,以提升學生對台灣傳統文化的共鳴及重視,更將傳統藝術深耕於校園內。 (二)配合12年國教,透過布袋戲表演的型態,培養學生的團隊合作精神以及看待上台表演的專業態度。 (三)激發學生表演藝術才能,讓學生對於藝術學習更加多元,有助於學生生涯發展。同時也發展學校特色,讓學生擁有表演的舞台以實現自我。 (四)將布袋戲表演結合中和地區特色街道、廟宇等景點之歷史故事介紹,除了讓學生了解自己生長的周遭環境之歷史故事外,也藉表演傳遞給全校師生。
2.成果展演:學生在經過一學期的課程安排後,對布袋戲已有足夠的理解,也依據每位學生不同的特質進行前後場的分組,因此在編制齊全下以足進行戲齣的學習,擁有表演機會也使學生提高積極的學習態度及向心力。《豬八戒招親》、《火雲洞》、《盤絲洞》三齣皆取自著名小說【西遊記】中之故事,劇情結構單純,且劇中角色性格分明容易掌握,是初學布袋戲的學生相當適合學習的戲碼,因此選定為第一年度的學習戲齣,也藉由既詼諧又逗趣的故事內容,將西方取經的旅程結合中和區特色景點廟美街的介紹,讓學生透過無俚頭的豬八戒,認識到學校地理環境的發展、變遷與歷史,使學生對自我生長的環境更加重視以產生共鳴。 點閱數:7 |
新北市政府教育局社會教育科 | 電話:1999(新北市境內)或 (02)29603456 分機2676張小姐 Copyright © 2017 新北市政府教育局社會教育科 版權所有,未經允許,不得以任何形式複製和採用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