![]() |
標題:113學年民義國小藝術與美感深耕計畫~民義「土」「木」「藝」術家
內文:
(一)課程實施的特色: 1.協同教學:利用協同教學、課堂中與任課老師共同實施教學以深化教學知能。 2.課程設計採循序漸進,依照低中高不同年段學生程度,採先讓學生認識並體驗「木」 與「土」的特性,再逐步加入不同技法創作成品,並能搭配學生生態及生活相關主 題。 3.學校排課為每週四固定集中的上課時間,採陶藝一個月、木藝一個月,各班能有完整 且連續的四週課程接觸到陶藝與木藝,藉以提升授課成效與課程連續性。 (二)計畫實施概況簡述: 1.計畫期間,聘請專業陶藝許芝瑜老師及木藝陳彥霖老師到校授課指導,由於校內老師 對於學生的程度較為瞭解,雙方協同教學與溝通檢討修正,期使學習效益極大化。 2.聯絡其他議題與領域教學,並以符合各年級之基礎能力,在認知、創作與展覽等面向 著力。 (三)計畫實施成果概述: 1.教師增能部分:依表訂期程安排相關增能研習,希冀能再多邀請其他相關領域 之專家學者,令研習內容更多元豐富,113學年度教師研習陶藝部分學習創意 燭台、麻繩布陶杯捏塑;木藝部分學習拼貼餐墊製作、卡榫椅凳製作,著重於 器材的運用及技法精進練習。 2.學生學習部分:學生能夠配合校園自然環境及生活日常主題,陶藝部份製作 蘊含學校自然生態、動植物、石頭捏塑、手捏及手拉坏器皿;木藝部分設計 可愛動物園、我的夢幻房間、汽車總動員、小鳥木屋(鳥屋製作)、創意多功 能盆栽(畢業謝師禮物)等作品,除了能運用於校園裝置美化,亦導入生活, 結合校園情境,中、高年級已熟悉從設計圖稿到裁切製作、組裝的過程。 3.課程發展部分:學校排課為每週四固定集中的上課時間,採陶藝一個月、木 藝一個月,各班能有完整且連續的四週課程接觸到陶藝與木藝,藉以提升授 課成效與課程連續性,改善每次上課間隔過久,導致上課成效打折的問題; 且學期初即排定並公布各班上課日期及節數,依照排定時段授課,不再受限 於藝術課程而調配課務,藉以讓全校老師都有機會接觸教學面與認識相關知 能。 4.校園特色部分:陶木藝課程一同為妝點校園進行創作,除了一~六年級學生共 同創作一幅民義吉祥物陶板畫外,更有師生共同創作,結合陶藝吉祥物偶於 木製班牌上,學生創作幾何圖樣裝飾畫於校園洗手間內,本學期製作動物的 家~鳥窩,使校園處處充滿學生創意童趣之陶木藝裝置藝術。
點閱數:22 |
新北市政府教育局社會教育科 | 電話:1999(新北市境內)或 (02)29603456 分機2676張小姐 Copyright © 2017 新北市政府教育局社會教育科 版權所有,未經允許,不得以任何形式複製和採用 |